其表壳完全由钛合金打造而成,并且无论是外形还是细节部分都令人印象非常的深刻。虽然我们从其外观上可以很容易的看出Tonda系列的痕迹(特别是水滴表耳处),但是其41mm尺寸的表壳却变得同这款Aérolithe汽车一样更具质感,更有设计层次同时也要更为大胆。其表壳的修饰方面同以往一样,仍然无比的精致,在表体的中部位置环绕着一圈“冰格”带,它可并不是通过扣取材质这种普通工艺手段来完成的,而是采用高科技工具通过激光技术打造而成。 说实话,这款Bugatti Aérolithe Performance计时码表的表壳在设计上确实非常的独特并且也相对较为复杂。首先,它的表冠位于传统的3点位处,计时按钮则位于另外一边,这种设计在驾驶的时候会显得尤为实用(便于右手大拇指食指搭配操作)。其次,该结构复杂的设计之处在于,其硕大的水滴状表耳与表壳整体完全“整合”在了一起,计时按钮需要穿过它的身体去调动相应功能,而且吧,这种设计也确实使得这款表在外观上极具辨识度。 盘面设计上,这款Bugatti Aérolithe Performance计时码表有些负载严重:繁密的刻度,蓝红色泽的交替运用,菱形饰纹的表盘等等,或许第一眼看上去用杂乱来形容,也未尝不可…但尽管如此,其整体的设计看起来依然和谐且清晰。这块计时码表与传统计时码表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刻度显示之处,当然这里的重点是速度的测算方面。首先,在盘面外围区域是测速刻度圈(开启计时,驾车行驶一公里,当超过该里程点时,便可通过其得知这段行程的平均速度)。该刻度有两种表现方式:红色可测算单位为km/h的数据,蓝色测算的是单位为mi/h的数据。 红与蓝的结合体现在了整副盘面上,而表盘之外,也同样有着它们的存在。这一次是在金属表壳的内环处,其上的刻度展现的是布加迪Chiron的卓越性能(加速时间,从0-100km/h,0-300km/h或是0-400km/h,到此只需33.5秒…还不错,但出于安全考虑,小编并不打算买这辆车)。位于3点位的30分钟计时盘同样也是用于测算速度,但它的测量范围则是持续超过一分钟的低速数据(比如慢跑??)。除此之外,6点位处还有一面扇形的日历窗口,9点位则为小秒盘。 |